濮阳组工信息
第19期
(2020年4月8日)
【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专题】
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局长钱彦果指出:
强健队伍 创新举措 选准抓手
着力推动基层支部党建质量再提升
2020年,开发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推动基层支部党建质量再提升。
选齐配强力量,推动党建队伍强起来。乡镇组织力量配备强。充实党务干部力量,解决当前基层党务干部力量薄弱的实际问题,保证全区各乡(镇、办)均有1名副书记分管、1名组织委员主抓、1名专职组织干事具体负责基层党建工作,严格跟踪问效和考核奖惩,促进作用发挥。推动组织干事“两专一减”转变。实现专职化转变,要求组织干事专门干组织;实现专业化转变,每半年开展1次业务能力集训,持续增强党务工作能力。加大组织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力度,着力减轻基层组织干事工作负担,为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创新方法举措,推动考核激励活起来。创新基层党建量化考核办法。采取百分制量化考核方式,对考核对象分类、对目标任务定分、对操作办法定度,增强党建考核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实行基层党建日常专项督查、季度考评通报,年底根据量化积分对各基层党委工作进行排名,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创新基层党建“两单”制度。依托每月党建工作例会,下发《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当月工作重点,做到时间节点到天、责任划分到人。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现场派发《基层党建问题交办单》,限期整改。将“两单”落实情况作为基层党建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选准用好抓手,推动党建效果提起来。农村党建方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开展优秀年轻村支书学历教育,举办党支部书记大论坛,做到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完善村干部“进出”机制,强化后备力量培养,每村常态化储备后备干部3到5名。社区党建方面开展“一强两线三服务”行动。强化社区党组织引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小区红星议事会—党员楼栋长”党建架构;线上建立小区居民微信群,线下建立居民议事厅;实行定岗定责服务、报到党员服务、志愿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两新”党建方面探索“三加公式”党建模式。“常态排查+动态组建=覆盖质量再提升”“外引指导+内强队伍=党建力量再提升”“示范带动+倒逼推动=党建实效再提升”,全面提高非公党建质量。
工业园区组织人力社局局长李广恩指出:
实施机关企业党组织结对
构建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0年,工业园区将推进以“四联共建”为主题的机关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濮阳工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联建。充分发挥园区机关15个党组织政治优势、资源优势,通过党建示范工程等载体,按照一企一策党组织建设方案,帮助非公企业规范党组织建设。机关党组织协助结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按照“六有”标准,着重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建设,建立党建工作台账,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队伍联育。选派15名熟悉党建业务的机关干部任首席服务员,指导非公企业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建强党员队伍。把结对共建与“创先争优”、深化“党员示范岗”、机关“三进”等活动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双重推优机制。通过党员发展同抓、党员学习同步,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员人才队伍素质,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本领。
活动联抓。首席服务员深入结对企业指导开展党内活动,通过共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共上一堂党课等形式,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创新基层党员学习教育新办法,引导企业职工主动参与企业发展,促进机关、企业党员联谊交流,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
发展联谋。机关党组织将促进经济发展做为“结对共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与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同研究解决抓党建促发展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展“五帮五促”活动,重点帮助企业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为非公企业发展规划当好参谋,增强党员的创先争优和服务意识。
示范区组织人社局局长翟浩指出:
示范区“四项措施加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
2020年,示范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四项措施”,切实加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
增强引领意识。强化“党建引领”效应,让党旗高高飘扬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走深走心走实,围绕党建+什么、党建引领什么,突出新发展理念,分行业、分领域、分部门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大提升。依托红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坚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
夯实基层基础。实施“大抓基层大抓支部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以“六个基本”为内容的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结构优化、集中整顿及“两票制”选举等方式,提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开展好“五星”党支部评级定星活动。注重发展高层次人才、致富带头人和大学生党员。推广党员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工作法,将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探索治理创新。重点针对新增城乡社区,加强基层有效有力有序治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依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强化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两委”成员、物业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创新建立社区、片区、楼宇三级治理体系和社区支部、楼宇党小组、居民党员三级党建网格,推动党建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注重服务群众。随着示范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大量村民搬进社区、住上楼房,初步实现农民变市民,但农民失去了传统的农业基本经济来源。针对这一现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落实惠民政策,大力推进“党建+技能培训”,将技能培训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纳入党建内容,使失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