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娱乐app_万能娱乐-【棋牌*官网】

首页 >> 濮阳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2019年第1期

时间:2019/1/25 来源:

濮阳组工信息

第1期

(2019年1月25日)


范县“四面出击”提升农村支部战斗力

       去年以来,范县突出后进整顿、结对帮联、职能优化、带动发展四条主线,狠抓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建强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抓整顿、补短板。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和后进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明确乡(镇)党委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由25名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成立以科级干部任组长的整顿工作队,推行“六步工作法”,每年按照10%比例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全面摸排、整顿提升。2018年,排查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59个,38个村整顿效果明显,达到验收标准。

       抓帮联、促提升。综合考虑选派单位特点和职能优势、选派对象特长与派驻村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度,向126个贫困村和42个软散村派驻168个驻村工作队、506名科级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向94个非贫困村派驻94名驻村第一书记,达到了“一村一人”的目标。同时,加强驻村人员的管理、考核和奖惩,累计提拔重用优秀驻村第一书记19名;4个县直单位、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和10余名驻村工作人员被县委主要领导约谈或全县通报批评。

       抓优化,添职能。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根据农村发展变化特点,推广“产业链支部”,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成立党支部,按照行业相近、区域相邻模式,探索建立行业党委,推行“支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各乡(镇)均有3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抓发展,固根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要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工业、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通过“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农户”等模式,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达到542个,占比94.4%;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


台前县“三项举措”集聚人才向一线服务

       台前县按照聚合人才力量、发挥人才效应的基本思路,创新人才聚合、技能整合、服务融合的方式,引导人才集聚一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打通人才服务“直通车”。

       聚合人才组“团”。严格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从县直部门筛选197名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企业管理、卫生医疗等专业人才,组建农业畜牧、就业创业、经营管理、医疗卫生、家庭教育等9个专家服务团,团长由分管领导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担任,充分发挥人才团聚作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整合技能制“卡”。按照技能类别分别制作服务卡、承诺卡。服务卡主要分为农业种养殖、企业管理、卫生医疗、政策咨询等4类,卡上印制专家姓名、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等,向基层党员群众发放;197名专家人才统一佩戴承诺卡,卡上印制专家姓名、职务、特长、服务承诺等,亮明身份、公开承诺,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融合服务建“制”。建立综合服务机制,确保基层每周上报人才服务“订餐”信息,按需选派人才制定“派单”信息,协调专家团深入基层开展人才服务;建立服务日机制,坚持每月17日开展专家上门服务活动,明确特色服务主题,落实专题培训、“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服务措施,开展“专家人才社区行”“三夏人才服务月”“义诊服务月”等特色服务活动;建立服务反馈机制,注重收集人才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征求基层党员群众对服务质量、活动形式和效果的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专家评优、调整服务内容的依据。

       据统计,开展人才服务“直通车”以来,累计向基层党员群众发放各类人才服务卡1万张,开展各类专家人才服务活动200余次,服务基层群众1.7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小病就医等问题3000余件,其中成功扶持200余户贫困户上了项目、摘了穷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