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64期
(2017年12月14日)
台前县“六项举措“规范提升基层党建工作
为贯彻落实“濮阳市基层党建暨小微权力规范化观摩现场会”精神,台前县制定“六项举措”规范提升基层党建工作。
突出一条主线,贯彻“新精神”。突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开展“百人千场”微党课活动,组织400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层举办学习十九大“微党课”活动,累计讲党课1500余场,教育党员群众6万余人次。
夯实两项基础,提升“新水平”。一是夯实组织基础。稳妥做好年龄偏大村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目前已离职42名、新选拔26名,确保换届前60周岁以上的村支部书记比例控制在10%以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数据库,784名有能力、有项目、会干事的党员和群众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夯实阵地基础。持续推进全县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投资3700余万元,新建综合服务中心52个,综合文化广场24个。
强化三个规范,树立“新标准”。一是强化规范党建示范点建设。规范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示范园区等党建示范点建设内容,明确建设标准,提升党建活力。二是强化规范村干部绩效管理。科学制定村干部绩效管理标准,明确村干部履职的行为规范和奖罚措施,引导村干部履职尽责。三是强化规范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规范各类党支部组织生活落实。
抓好四项重点,彰显“新成效”。一是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持续发力。按照“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群众认同”的工作思路,发挥“党建+扶贫+阵地+村头工厂”党建促脱贫模式的助力作用。二是深化推进“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建立群众需求服务、单位助力帮扶两个清单。在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把活动延伸到207个农村、35个非公企业。三是持续提升“先锋堡垒孵化行动”服务功能。建设先锋堡垒孵化中心1个、孵化基地3个、孵化点35个,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完善孵化中心党员活动室、文化娱乐室、特色产业展览馆等功能室。四是扎实开展“党建+”清洁家园行动。把清洁家园作为“党员主题活动日”内容之一,引导党员义务开展清洁卫生活动。
聚焦五个环节,营造“新氛围”。一是实施“党建文化一条街”计划。对靠近三条“党建示范带”、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试点推进一批村内党建文化一条街。二是推进集聚区“红色引擎”示范点建设。以园区“先锋堡垒孵化行动”为依托,推进集聚区主干道路和非公企业示范点党建文化元素覆盖。三是打造两条“红色文化线路”。围绕S101台前段、小康大道两侧,以及两条道路涉及的重要路口,科学设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党建文化元素。四是提升一个“红色主题公园”。将市民广场打造成“红色主题公园”,把党建文化点缀其中,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党建氛围。五是推进机关党建“一廊两室”建设。重点要求单独楼院、楼层的机关单位打造文化长廊和党员活动室、图书室项目,目前完成10个县直机关党建“一廊两室”标准化样板打造工作,示范带动机关单位党的阵地建设。
创新六项机制,实现“新突破”。一是实施“民情气象预报”工程。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民意气象预报制度,推选农村无职党员为本村民情气象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水平。二是开展农村发展党员“破圈解链”行动。探索村“两委”干部近亲属入党报告制、回避制、发展党员倒查问责制,打破农村党员发展“家族圈”“裙带链”。探索在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示范园区、非公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发展党员。三是建立党员质量“三方认证”体系。通过“党建云平台记录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理论认证’、党支部记录党员日常表现的‘支部认证’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群众认证’”的“三方认证”机制,多角度综合评价党员。四是探索农村党组织“三色激励”机制。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季度“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按照20%的比例确定先进村,悬挂流动红旗;排名倒数6至10名的村,悬挂黄旗;排名倒数后5名的村,悬挂黑旗。以三色旗形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推行村干部轮值服务“网络监管”试点。申请建立9个“乡镇党群综合服务QQ群”,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监督抽查轮值服务情况。六是创新流动党员“八位一体”网络管理法。借助“党建云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流动党员网上“外出报告、返乡销号、月月签到、知识测试、传递能量、参加组织生活、建言献策、缴纳党费”的“八位一体”网络管理法,并纳入党员质量“三方认证”体系。
(台前县委组织部)
★近日,清丰县委组织部进行党的十九大知识测试,并通过集体学、党小组学、自学等多种方式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达到了充分学习、推动工作的良好效果。
★近日,台前县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以乡镇为单位成立9个考点,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及基层党建相关知识,同一时间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脱贫攻坚督导组成员等354人进行了测试,以考促学、以考促干,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清丰县巩营乡扎实推进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180余万元,对全乡17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将医疗卫生、农机农资等服务设施和县乡机关30多项服务项目整合引入党群服务中心,有效改观了活动场所面貌,为发挥组织功能、提升组织力提供了阵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