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娱乐app_万能娱乐-【棋牌*官网】

首页 >> 濮阳组工信息

【组工信息】2017年第34期

时间:2017/7/24 来源:

濮阳组工信息

第34期

(2017年7月24日)

濮阳县坚持“四轮驱动”

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

       濮阳县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在选拔上下功夫,围绕“选苗子、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积极探索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途径,引领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一是注重规划“选苗子”。坚持多方位储备,既从县直单位和乡镇挑选,又着重吸纳农村熟经济管理、科技、农业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着力培养一支学历高、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坚持动态管理,实行常数不变、优胜劣汰滚动培养模式,把经不住考验的及时调整出去,对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实现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出入渠道畅通。坚持备用结合,及时将那些政治上强,能够坚持原则,会总揽全局,善于带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目前,全县共培养科级后备干部队伍380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2400余人。

       二是强化培训“搭台子”。把年轻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实行个人、单位、组织部门联动培养。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党性教育为重点,定期邀请老干部、老党员,结合理想信念、党情国情、优良传统等内容现身说法,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鼓励年轻干部积极参加在职自学、自主选学和学历教育,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每年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党校、赴高校、到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学习,通过专家课堂讲、实地考察学、亲身参与练等形式,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提升能力。上半年,举办优秀股级干部培训班两期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期,全县年轻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是实践锻炼“压担子”。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环境较复杂、矛盾较突出、任务较艰巨的重点项目一线、信访一线、基层一线等重点岗位实践锻炼。目前,选派2名优秀青年干部到市直单位挂职锻炼,2名青年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招商,进一步增强优秀青年干部自身素质,开拓视野。

       四是唯才是举“给位子”。把加强年轻干部使用作为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重要抓手,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的观念,积极探索选拔干部新机制,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在党政领导班子配备上,明确班子配备结构,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乡镇党委委员中45岁以下146名,占83.4%,新提名35岁以下乡镇党政班子人选36名,其中党政正职4名,35以下干部比例由6.6%上升为20.1%。

(濮阳县委组织部)


清丰县“六抓六促”探索“党建+扶贫+食用菌”

产业扶贫新模式

       清丰县充分发挥党建作用,结合传统优势,探索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全面开启产业扶贫新模式,精心打造助农增收、精准脱贫“新引擎”。

       一是抓党建保障,促责任落实。县委将扶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重点项目加以培育。坚持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具体抓,党组织书记直接抓,县乡党委副书记、主抓农业副职专门抓,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第一书记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组织活力。

       二是抓政府引导,促产业升级。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在阳子现代农业示范带和干线公路栽培平菇、双孢菇等5类品种。加大资金扶持,对基础设施进行补助,对重点品种实施补贴。构建服务体系,选派技术员定期深入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拓展市场销售,建设交易市场,实施“农超对接”,发展电子商务。强化风险防控,企业与基地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保障农户利益。

       三是抓基地建设,促示范引领。每个乡镇建设不少于100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并在基地设立党员创业园或党员示范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棚、县直单位联乡建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扶贫创业,带领群众共同发展食用菌产业。

       四是抓企业培育,促龙头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食用菌生产加工规模企业实施贷款贴息、奖励补助,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依托龙头企业技术、市场优势,为基地提供菌种菌棒、开展服务指导、实行产品回购,并优先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岗位实习,吸纳贫困户务工就业,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五是抓种植户扶持,促规模发展。组建专业合作社集体营销,出台系列奖励政策,大力支持种植户规模种植。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采取入社入股、订单生产、劳务用工等形式,吸纳贫困户参与,并按照带动贫困人数和收入进行奖励。

       六是抓贫困户入股,促增收脱贫。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和5万元贴息扶贫贷款,鼓励贫困户通过购买菌种菌棒交由企业集中托管经营,获取固定收益;或以土地、自有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获取收益分红;或与其他党员群众结对生产,收益协议分成。

       至目前,全县投入资金1800万元,在各乡镇新建4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食用菌大棚850座,可容纳菌棒1700万只,将带动1300余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清丰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