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19期
(2023年10月13日)
濮阳县:“三红映照”助推党建工作高质量
濮阳县突出李连成先进典型名片作用,配合万能娱乐:确立“三位一体”的发展特色,推动李连成、西辛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三红”映照提速发展,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治理效能。
典型带动让人心更红。组建向李连成同志学习活动工作专班,深度挖掘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精神、见行动。通过实施“1+22+N”模式,以李连成为依托,辐射带动全县22个乡(镇、办)N名村党支部书记,通过与李连成面对面交流,变“大水漫灌”的课堂为“精准滴灌”的现场,稳固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至目前,共培养出“连成式”支部书记105名,带出产业项目157个。
党建引领让党旗更红。以西辛庄村为示范引领,深挖周边村与村之间的相同质素,融合聚合发展资源,打造成各类基层组织要素有效整合、全面向好党建生态——西辛庄综合示范区党委。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形成了文留镇丝瓜产业示范区党委、徐镇镇八劝示范区党委,以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
平台发挥让阵地更红。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开展教学培训和实践研究的独特平台作用,开设《专题30分》《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支书话吃亏》等特色党性教育课程,培训乡镇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等5000余人,提升了基层干部实践能力,让学院政治功能更加突出,党建阵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范县:人才活跃度赋能县域发展
近年来,范县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人才工作。
栽好服务“梧桐林”。通过政策激励、生产力要素支持和专项服务,实行“季调度”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企业、社区宣讲人才政策,定期听取人社、工信等责任部门推进情况,切实把人才力量集聚到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工程实施、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风险防控一线。推进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26名县级领导干部集中走访慰问专家人才和民营企业家,帮解困难问题。
优化干事“软环境”。开展“范水英才”、“范县工匠、“范县好青年”等评选活动,增强人才荣誉感、成就感。出台“1+10”一揽子人才政策,加快构建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增加人才认同感、归属感,让人才在范安心扎根,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范县建设。
深耕乡村“肥沃土”。聚焦总量不足、质量偏低、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出台《万能娱乐:深化实施乡土人才“十百千”工程的工作方案》,组织“三大服务队”送技下乡。在乡村能人中挖潜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2500余名,87名发展带头人脱颖而出,为乡村产业发展引来人才“活水”。精准对接在外范县籍人才,动态调整乡土人才库,吸引135名在外人才回范创新创业。
台前县:实行“三定三抓三审”机制
提升农村组织生活质效
今年以来,台前县推行“三定三抓三审”机制,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标准化规范化入手,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推动组织生活质效整体提升。
重规范划类别,让组织生活“实”起来。严肃认真抓好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将农村党员划定为在家正常参会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外出流动党员三类。采取不同形式服务,分层分类规划组织生活内容,针对在家参会党员实行“提醒服务”;针对行动不便党员实行“上门服务”;针对流动党员实行“云上服务”,确保分类施策、不漏一人。
重实践促实效,让组织生活“活”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组织生活。通过抓“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规范,推行“4+N”模式。抓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作用,带头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
重督导促长效,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强化“月自查、季调审、年普查”三种审查监督方式,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村党支部书记每月15日前,审阅本支部“三会一课”记录,对于缺记漏记的及时补充,对于记录不准确、不详细的进行及时修改完善。乡(镇、街道)会同县委组织部指导组成员,每年对所辖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全覆盖检查1次,推动农村党组织加强党员组织生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