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组工信息
第8期
(2021年4月20日)
中共南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华:
锻造乡村振兴的组织引擎
全市组织、老干部暨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优化升级,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优化农村基层党建的政策措施,使其同乡村振兴的要求相衔接。南乐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化拓展年”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组织根基。
一是规范提升基层组织。以深化“五星”党支部创建为主线,完善提升47条创建标准,开展新一轮评星活动,确保年底“五星”党支部达到40%,“一星”“二星”党支部动态清零。持续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着力打造“好中差”三类十二个样板支部,分层次组织巡回参观,创建一批新的党建示范村。开展基层党建专项整治,每1-2个月抓一项突出问题,年内分阶段对基本制度落实、村级活动场所达标、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规范农村党员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整顿,通过小步快跑推动整体提升。
二是建强乡村骨干队伍。以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试点为契机,为6个试点乡镇分别明确“老带新”、集体经济互助发展、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等探索方向,精准画像筛选结成98个帮带对子,采取工作一线教、以案说法讲、互动交流学、参与项目练、资源共享带等帮带形式,探索实行日志、时间、标准、考核、奖惩“五统一”的模式,确保试出成效、试出特色。同时,对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分批开展全员培训,探索建立村党支部书记集中考核机制,为每个行政村明确3至5名村级后备干部,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三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行动为载体,对全县322个行政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逐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策”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党建+先锋贷”授信范围,建立完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机制,确保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比例超过50%。充分发挥“三大指导员”作用,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列席乡镇党政班子会议制度,引导市派产业发展指导员、县派农业技术指导员结合自身企业、信息、技能优势,通过签订采购合同、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中共范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建斋:
优化农村基层党建 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指出,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优化农村基层党建的政策措施,使其同乡村振兴的要求相衔接。范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优化升级为着力点,多点发力,坚定不移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
开展规范化集中提升行动,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从“五个基本”入手,持续深化“五星”党支部创建活动,在县级层面细化标准,制模板、勤督导、重奖惩,推动“三星”以上支部达到90%,整体提高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在“四星”“五星”党支部中开展“基层党建红旗村”挑战赛,建立常态化竞争机制。丰富党员作用发挥平台载体,制定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建强基层治理队伍,提高“头雁”领航力。在抓好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全员轮训的基础上,对150名有干事创业激情、有学历年龄优势的村支部书记继续实施百名村支部书记持续培养计划。做好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鼓励试点乡镇大胆创新、丰富载体,探索具有符合自己特点、能够复制推广的“导师帮带”新模式。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对教育培训、考核监督、激励保障等情况进行纪实。
实施“扩面提质”计划,加大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力。总结梳理我县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做法,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模式。扩大“党建+先锋贷”授信范围,把农村各类先进集体、先进群体、先进个人纳入授信范围,扶持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利用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切实提升资金转化项目成果成效。力争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
培育“三线一带”示范带,凸显基层党建引领力。在濮台路沿线、黄河大堤沿线和毛王路、范莘路两侧分别培育基层党建示范线、产业发展示范线、魅力村镇示范线,依托非公企业“红色方阵”培育非公党建示范带,2021年计划评选党建示范点50个,形成以点串线、连线成带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生动局面。依托颜村铺乡颜村铺村革命旧址和白衣阁乡北街村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
中共台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善岭:
聚焦主责主业 发挥组织优势
推进脱贫攻坚有效接力乡村振兴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台前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攻坚有效接力乡村振兴重担在肩、使命催人。对于组织工作来讲,就是要紧扣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发力点,以组织之力擎起乡村振兴时代担当。
做好产业承接,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打造乡村振兴新优势。一是发展定位明确化。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行动,扩大“党建+先锋贷”授信范围,致力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比例超过60%。二是发展模式多元化。强化党建引领,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自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三是收益使用合理化。依法扩大收益自主使用权限,万能娱乐app:用于扩大再生产,推动村集体经济从“小而全”向“大而强”有效转变,为乡村振兴增劲续力。
做好智力对接,推动人才回流向人才振兴延伸,打造乡村振兴新力量。一是人才引进再精准。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优秀人才蓄水池工程”“凤台英才计划”,精准引进实用型振兴人才。二是人才使用再系统。组建“乡村振兴人才顾问团”,用好市派“三大指导员”和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动人才服务由“单人单点”向“组团联动”转变。三是人才培育再精细。实施“优秀民营企业家标杆行动”“农村实用人才万人计划”,培育乡村特色技能人才队伍。四是留才环境再优化。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落实人才关心关爱政策,推动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效能。
做好功能衔接,推动全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质,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一是全方位建设基层党组织。以“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化拓展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五星”党支部创建,推动“三星”以上支部比例达到95%。二是高素质打造带头人队伍。实施村干部队伍“群雁工程”, 抓好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全国试点工作,建设一支敢打敢拼、善作善成的村级干部队伍。四是高质量发展党员队伍。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开展“奉献‘十四五’、乡村振兴当先锋”活动,依托“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开展宣讲培训,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